电子乐器的演奏者“姬神”热烈欢迎!
副标题:合成器在中国北京的夜晚奏响的“日本之心”
本文出自週刊ポスト 1994年11月号
在蓝色的灯光中,一位脑后束着白发的男士和一位身着红色和服的女士登上舞台。10月9日的夜晚,北京市内的北京保利大厦国际剧场被梦幻的气氛包围着。聆听那一男一女演奏的电子乐音色的听众有1400人。北京市民、儿童、老人,还有蓝眼睛的外国人,会场中坐满了各种各样的人。
而那两位日本人,正是“姬神”。是由星吉昭先生(照片、48岁)和星悦子夫人组成的乐队。星吉昭先生解释说,“姬神”的名字来源于岩手县内的姬神山。
他们如今也还住在岩手县的深山之中,不断地创作和发表新的乐曲。姬神曾经为电影《远野物语》创作配乐,在第35届意大利萨莱诺国际音乐节中获得大奖。之后他们依旧不断地将日本自古以来延绵不断的精神转换成音符。近年来不仅是日本,在西班牙和法国等海外的公演也获得了极高的评价。
而这一次,则是受到“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”的邀请,姬神在北京举办的首演。
“演奏过程当中电压出现变化可把我急坏了(笑)”,星先生说到这些,不免流露出对北京巨大变化的瞩目。“和三年前我来的时候相比,不管是城市还是其中的人们都变得更加有活力了!”
(中略)
在音乐方面,星先生正期待着眼前这些还很朴素的人们的未来。
“中国的人们,特别是那些还没被世俗浸染的孩子们的情感中,正蕴藏着无限的可能。之所以这么说,是因为合成器这种乐器,它本身是不发出声音的。左右它的只有使用者的用法而已。所以当这个国家’全新’的人们接触到合成器时,他们所创造出的音乐就会拥有无限的可能性。”
那么,星先生所说的“全新状态”指的是什么呢?
“我的创作原点其实是’母亲’。决定自己作曲审美的,终究还是儿时对母亲的肌肤之感。”
这张照片是在拥有六百年历史的中国“故宫”前拍摄的。
仰望北京秋季的天空,星先生正在深呼吸。他也许正在北京的风中感受着这个国家的“可能性”吧。
0コメン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