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越寺的由来(下)
“灵场之庄严吾朝无双”
译自《平泉今昔》(读卖新闻社盛冈支局编.1980)
自古以来,经历过如前九年、后三年之役等诸多战事,血迹遍布的奥州。欲以佛教净化之,将陆奥这边境之地建成佛国净土----(奥州藤原氏)初代清衡的这一理想,被其子基衡原样继承,并被继续发展壮大。其产物,便是远超中尊寺规模的毛越寺之营造。
《吾妻镜》中,首先记载了其“堂塔四十余宇,禅坊五百余宇”的整体规模,而后又有“此乃基衡所建。金堂号之圆隆寺“,此外更有如下记载。
那圆隆寺,饰之金银,施以紫檀,在这穷尽万宝的庄严氛围之中所安放的,乃是高有丈六的本尊--药师如来,和十二神将。
除了这金堂以外,另有讲堂、常行堂、二阶惣门、钟楼和经藏等建筑。此外,二阶惣门之上所挂题字乃是九条关白忠通之手笔。而金堂内烘托庄严之墨宝,则是参议藤原教长所写。
本尊佛像是佛像匠人云庆所作。云庆其人并无更多生平记载。《吾妻镜》中所载的本尊制作过程中,则有这样一个故事。
接到基衡制作本尊佛像请求的云庆,询问(基衡)想求上中下何等品相。基衡答复称“中”,并作为谢礼赠与云庆:黄金百两、雕皮百张、直径7间半(日本近代度量单位,1间等于6尺---译者注)的海豹皮六十余张、安达绢(平安时代福岛县地区所产---译者注)千匹、希妇细布两千端(日本古代度量单位,平安时期1端尺寸为:长五丈二尺,宽二尺四寸---译者注)、糠部骏马五十匹、白布三千端、信夫毛地染千端等等。直到本尊完成的三年间里,运送这些谢礼货物的驮马队密集往来于东海、东山两道,未曾断绝。
除此以外,基衡另将生美绢装满三艘货船,赠与云庆。云庆大喜过望,笑称“若是练绢则更佳“。经使者听闻此言的基衡悔恨不已,又将练绢装满三艘货船赠与云庆。哪怕事实打对折,也是难以想象的巨大财力。故事还没结束。
如此传闻传至鸟羽法皇(法皇在日本指出家的太上皇---译者注)耳边。某日,法皇亲自观赏了云庆所作的那尊佛像。其姿态之妙,竟使法皇赞叹不已,甚至下旨“不准送其出京”。
听闻了此事的基衡大惊失色,将自己关进持佛堂七天七夜,拒绝饮水。又请九条关白从中调解,佛像这才被允准运至平泉。
这些故事,体现了为了兴建毛越寺而挥金如土的基衡的豪气。同时,也毫无保留地体现了其对京都文化那痛切无上的仰慕之情。
《吾妻镜》中记载,基衡此后又开始着手建造嘉祥寺。但是,基衡“尚未成其功却已西去”,代替他完成修建的,是(奥州藤原氏)三代秀衡。
如此,毛越寺历经基衡、秀衡两代,形成了堂塔四十余宇,禅坊五百余宇的宏大寺院规模。其营造年代虽不明确,但经岩手大学的板桥教授,根据九条关白忠通、参议藤原教长等相关人物同时在世的时期推断,营造时间应该在久安六年(1150年)到保元元年(1156)年左右。
毛越寺,在其建成仅仅六十年之后的嘉禄二年(1226年)便遭遇火灾,以圆隆寺为首的主要堂塔几乎烧毁殆尽。火灾原因虽不明,但据传在火灾发生的同时便有人向镰仓报告“圆隆寺起火”之事。《吾妻镜》中,嘉禄二年十一月八日的条目中记载了此事,惋惜其曰:“灵场之庄严吾朝无双”。
吾朝无双----在这简练的词句中即可一窥,毛越寺庄严之姿曾是何等尽善尽美。
- “药师如来座像”----出自姬神《浄土曼陀羅 ~平泉毛越寺法楽会浄土庭園コンサート》
- “吾朝无双”《吾妻镜》第26卷(高桑駒吉 等校・补.1896)
0コメン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