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越寺的由来(上)
大师认为,这位老人正是药师如来的化身,便在此建立了一座庙宇,名为嘉祥寺
译自《平泉今昔》(读卖新闻社盛冈支局编.1980)
毛越寺----正式的称号是“天台宗医王山毛越寺”。全盛时,曾是以圆隆寺和嘉祥寺为首,“堂塔四十余宇,禅坊五百余宇”的巨大宗教建筑群。但是,其中的绝大多数都在嘉禄二年(1226年)和天正元年(1573年)的两次大火中被焚烧殆尽,乃至被废弃。
如今,毛越寺是以主殿为中心的十八所寺院的总称。分别是千手院常本坊、正善院善正坊、觉性院梅下坊、白王院觉城坊、金刚院鸟屋崎坊、大乘院柳本坊、慈光院莲绕坊、光圆院圆光坊、妙禅院池上坊、福昌院宝全坊、莲乘院莲成坊、普贤院山绕坊、寿命院千绕坊、感神院寂静坊、寿德院圆藏坊、宝积院千光坊、药王院千光坊、宝积院樱冈坊。
但是,这些寺院全部都是后世再建的。现在的毛越寺中,寺院建立时的建筑物一座也没有留下。只有以“大泉池”为中心的净土庭园几乎完整地保存了下来。作为平安时代的重要遗迹,如今这里被同时认定为国家特别史迹和特别名胜。
寺传中记载,仁明天皇嘉祥三年(850年),正在东北巡游途中的慈觉大师造访此地,当时浓雾弥漫,一步也无法前行。看脚下,地面上散落着几点白鹿的毛发。大师觉得非常不可思议,顺着这些毛发寻了下去,最终真的发现了一头卧着的白鹿。
大师走到近前,那白鹿一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,而后,不知从哪儿又出现了一位白发老人。老人要求大师在此地建立庙宇,并将其作为道场。
大师认为,这位老人正是药师如来的化身,便在此建立了一座庙宇,名为嘉祥寺。据说,这正是毛越寺的起源。
此后,清和天皇贞观十一年(869年),为祈求国家安泰而成为了敕愿寺(天皇亲自下令建造的寺院或与其等级相同的寺院---译者注),但一门却逐渐式微。到长治年间(1104年~1105年),堀川天皇下旨,由藤原清衡父子花了十三年时间,建立了七座寺院。此后,到了鸟羽天皇年间,基衡又受命建立圆隆寺,完成时则已是(奥州藤原氏)第三代秀衡时期。
有感药师如来降临的慈觉大师,亲自雕刻了医王善逝(佛陀十号之一---译者注)的灵像,并将其尊为本尊,此乃“医王山”山号的由来。此外,因为大师是由白鹿掉落的毛发引导,平安地穿越了山路,由此取寺号为“毛越寺”。
不管事实如何,当地到今天依旧还留有叫做“毛越”的地名(毛越寺的“毛越”读作“motsu”,而地名的“毛越”读作“kegoshi”---译者注)。但是,和中尊寺一样,毛越寺由慈觉大师奠基的说法没有任何史料证据。
提及毛越寺的最早的文献《吾妻镜》中记载有“此乃基衡所建。金堂号之圆隆寺”,也就是说这里最初是由(奥州藤原氏)二代基衡建立起来的。此外,在正和二年(1313年)的《大众诉状》中也有“毛越寺圆隆寺本尊药师,此乃基衡所建”一句。也就是说,在中世,由基衡建立的说法才是最普遍的。
而慈觉大师奠基说被广为人知,则是到了宽文五年(1675年),毛越寺和中尊寺一起降为东睿寺的直辖末寺之后才开始的。江户时代中期的平泉研究家相原友直根据《吾妻镜》中的记述而支持基衡建立说,如今这一观点已经成为广泛共识。
- "大泉池"----出自姬神《浄土曼陀羅 ~平泉毛越寺法楽会浄土庭園コンサート》
0コメン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