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,包容着一切

本文来自于JR东日本为新干线旅客发行的旅行杂志《TRVINVERT》
1995.11号 无法忘记的东北风景2(文末图片来自杂志内文章配图)
文:星吉昭

  我出生在宫城县,成为电子乐器讲师后,搬到了盛冈附近的淹泽村。那已经是20年前的事情了。从那里总是能看到岩手山和姬神山的风景,“姬神”这个艺名也正是来源于那座山。但是,自从淹泽被当作人们下班后回来睡觉的卫星城之后,这里就不能随心所欲地发出声音了。因此,我为了能够毫无顾虑地摆弄各种声音,开始在山林中的小村落中寻找合适的地方。经人介绍我来到了岩手县东和町,在田濑湖畔建造了这间木造工作室。搬到这里来,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。

  我从小生长在一片田园地区,所以我的眼前只要是郁郁葱葱的景象,就会本能式地踏实放松下来。北上山脉大都是这样等景色,我非常中意这连绵的山脉中带有温度的景色。有时我们在屋子里闲谈时,工作室外还会有羚羊一家来拜访呢。这里红叶和新绿之类鲜艳的色彩确实与奥羽山脉相符,但与其说是艳丽,倒不如说是这里的稳重更有魅力。

  一般来说,住久了的地方的风景总是会有看烦了的时候,精神也就不集中了。但是这里的四季很有节奏感,非常令人着迷。春天,梅花和樱花一起盛开,特别是冬天的景色相当地有意思。雪花妆点着树木的景色,怎么仔细观察也不会厌烦。

  作曲工作基本都在冬天进行。把自己封在工作室里,像慢慢拉开弓箭般细细地思考、凝视各种事物。而雪正好为我营造了这样一个空间。如此环境中完成的作品的灵感不仅仅来源于风景,更来源于传说和神话,以及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。

  越过这片湖对面的那座山就是远野了。我认为(日本)东北和绳文,它们包含了很多精华,同时也有很多糟粕,或者感觉上是它们在背负着这些东西,不管是《远野物语》还是东北的民族艺术,抑或是三内丸山遗址。我觉得这能量的根基正是来源于这东北的景色之中。而我明年正打算以绳文为主题创作乐曲。这“远野乡”的景色,为我的创作事业起着很大的作用啊。

(图片位于远野市小友町附近)

遠風報

如风般的旅途 终将消逝,成为传说 请和我一起聆听那远风之声 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络等请私信至远风报微博

0コメント

  • 1000 / 1000